1. 叶利钦身高,普京出名在哪?
普京是21世纪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在世界上也是如此。1999年,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俄罗斯宪法的时候,他就是俄罗斯希望的化身。如今20年时间过去,普京也的确如他当年承诺的那样,改变了整个俄罗斯命运。
都说普京很牛,他到底牛在哪里?
刚刚接过权柄的普京,面临两大困境:一是俄罗斯在车臣战争中丧失殆尽的国际地位,二是俄罗斯在寡头控制下摇摇欲坠的国家经济。
正式就任俄罗斯总统的第一天,普京就亲自驾驶一架苏-27战机前往车臣战场,慰问在前线的官兵,同时传达出作战到底的坚定信念。这是普京最为与众不同的地方,其他人会更加在意自己地位的稳固,而普京则是完全的英雄主义气概。
的确,俄罗斯已经太久没有这样的英雄了。普京在第一时间就给予了俄罗斯人久违的信心,第二次车臣战争,很快以俄罗斯漂亮的胜利结束。
面对寡头经济,普京面对强大的利益集团毫不让步。他以反腐的名义,迅速从寡头手中拿回了俄罗斯的工业金融体系,国家开始重新掌握经济杠杆。这是俄罗斯经济在21世纪头10年可以迅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普京的第一个任期,他就为俄罗斯解决了这两大心病,俄罗斯的权利和秩序逐渐走上正轨。
911事变发生后,普京留下的泪水也让小布什动容。在美国小布什时期,美俄两国关系发展到历史最佳水平,红场阅兵上第一次出现了美国总统的身影。
第二个任期,普京以71%的支持率,毫无悬念实现了连任。
普京的第二个任期,伴随着军队改革和复兴工业体系进行。在这段期间,俄罗斯军队士兵的薪资增长了3倍,战斗力恢复到人民期待的水平,同时国家经济实现复苏。更加为人称道的,是普京对人事上的调整,充满了政治艺术。
他曾将一位克格勃特工任命为国防部长,也曾将一个尉兵直接提拔为将军。俄罗斯死气沉沉的各大部门开始重新焕发生机,一切变得皆有可能。
2012年,普京以63.75%的支持率重新回归俄罗斯总统大位,这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集体不满。他们太不想面对普京这样的俄罗斯总统了。果不其然,克里米亚重新回到了俄罗斯手中,美国也只能接受既定事实,除了制裁俄罗斯外,只能口头表示抗议。这是俄罗斯以强硬姿态重返国际舞台的标志。
普京执政的头十年,他在国际上积累经验,发展关系。第二个十年,普京开始表达对国际游戏规则的不满,并用实际行动迈出了改变游戏规则的步伐。
那么,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了吗?
从英国脱欧到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无一不代表着世界正在按照新规则运作。俄罗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普京呕心沥血20年才争取到的。
21世纪的国际舞台拒绝个人英雄主义,但普京除外。
2. 后普京时代俄罗斯将何去何从?
与其说后普京时代,不如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或信息时代的俄罗斯何去何从。
在前三次工业革命时代或前信息时代,俄罗斯凭借凶猛的扩张、无与伦比的物质与人力基础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一直是国际社会的强国,并能持续影响国际关系的走势,并在二战后达到国际权势的顶峰。
但现在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和逻辑框架改变了,技术创新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哪个社会能够激发创新的力量,能够成为全球富人和科技工作者向往的地方,它就能够引领潮流、能够成为国际社会的强国。
从这个角度看,新加坡在不少指标上,是远超俄罗斯的,尤其是平均指标更是一骑绝尘,很多大国都无法望其项背。
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如果你是夹在书中的蚂蚁,会看到不变的天与地,但这个世界与你无关。
3. 叶利钦传位普京时对他说了什么话?
我把沉重的命运送给你了!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去总统职务,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俄罗斯百姓终于明白,号称民主国家的俄罗斯总统最终抛弃了民主程序。明白这一点,再解读叶利钦为什么要选择普京做他的继承人,也就不难了。
为何选普京?老叶在其传记和2003年答记者问中有很好的表白。除了那些对老叶家族的权益保护和豁免权之类的传说,至少有五成以上可以相信,一般的说法是:叶利钦对普京的观察已经很久,从普京跟着圣彼得堡前市长萨博恰克在市政府做事的时候就开始了,他不仅仅研究普京的档案,还在普京调任莫斯科后,继续关注他。
老叶2003年又一次接见记者,说起此事,原话是:“我花了很长时间做这件事。”最后,老叶的观察结论是:普京是一个聪颖的、读过书的、隐忍的和正派的人。这四个叠加的形容词也是老叶死前对普京的公开评价。
老叶为啥没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支持过他的那群政治家中找继承人呢?他自己说,因为他们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这显然是一句真话,因为他们从来就不是人民选的,何谈支持?重要的是,他们得不到老叶本人的信任,这才是最根本的。老叶说,他选普京主要原因,那就是,普京和同时代政治家,比如盖达尔、沃洛申、卡西亚诺夫、丘拜斯和斯捷帕申等人相比,具有他们都不具备的优点,即:他做事不极端。换句话说,老叶死了,普京不至于很快就把叶利钦批倒批臭,抛尸扬灰。
“您会不会看人看走眼啊?”2003年《莫斯科新闻报》记者纳塔利亚·杰莲采访叶利钦的时候,直截了当地问他。叶利钦当即自夸起来,说他大学毕业后本可以马上去当工程师,可是他拒绝了,而是先深入基层锻炼,练就了一套接人待物的本事,就怕看人走眼。不过,他也承认,他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后在用人问题上犯过错误。老叶说,大家的生活都很浮躁,没有时间去仔细观察一个人。但是,他在死前一只确信,选择普京很正确。
“您选择普京跟您身边的人商量过吗?”记者问。
“没有啊,这是我个人的决定,我确实没有跟任何人商量过,绝对的!”老叶说。
普京被老叶放到俄罗斯总统宝座上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在问:这家伙是谁啊?叶利钦那时对全国人民说:,你们得给这个人点儿时间,你们要记住他这张脸,你们还得对他品头论足,因为他实在是名不见经传!
时隔多年,叶利钦说,普京还真行,利用那段时间好好地表现了一下自己!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老叶提拔普京做总统,克里姆林宫当即就炸了窝:所有人都冲他大喊:选普京?老叶,你疯了!
叶利钦对他们把脸一拉,说:“闭嘴!我已经签署总统令了!”
“普京接受总统一职很爽快吗?”记者问。
“我跟他谈了两次。开始他不同意,说他做不来。我说你考虑考虑再谈。两周后我又找他谈,他才同意。”
就这样,叶利钦把俄罗斯交给了普京,他对普京说的原话是:“我把沉重的命运送给你了。”
普京无条件地接受了俄罗斯总统一职。
而叶利钦的馈赠却是有条件的:记住,俄罗斯社会应当永远存在反对意见,没有反对派就没有国家生活。那时,老叶就这样清清楚楚地对普京讲过,时间是1999年。
4. 如果1993年鲁茨科伊和哈斯布拉托夫战胜了叶利钦?
历史当然会有不同,就不会有现在的普京,这些假设无法想象社会什么样的变革,有的只是看到了开头却无法想象到结尾,人生而欲望具足,怎样控制人性贪婪,又能包容让人生而平等,让人类两个文明协同发展,这才是人类所追求的,过去的历史只有后人评说,后人评说也不见得是客观真实准确。每个人看问题角度都有不同,人的道德水准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专治会产生无法想象到破坏效果。好的社会制度才是人有基本保障的根本。
5. 叶利钦对于俄罗斯来说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被认为是苏联最后的掘墓人,在此后的历史上受到很多的谩骂与诋毁,然而如果有时光机,回到苏联解体的时间节点,你会发现这些政治精英们,所关注的并不是苏联的死活,而是自身的利益。
其实这些政治精英的生活非常不错,所需商品都是“特殊供应”,然而这样的生活如果和西欧资本家相比,生活可能就差很多。这种经济生活的不平衡,让很多政治精英们目光短浅,只顾及捞好处,而不关心国家的未来走向。
所谓的改革呢?不过更多的是浑水摸鱼,之所以选择戈尔巴乔夫,也是因为他没有任何政治背景,比较好控制。在这种大的政治背景下,苏联的解体似乎走向了必然,即使没有叶利钦的推波助澜也照样会走向完结。
那叶利钦算是好人吗?也不算,充其量他是一位莽夫,在苏联召开的人民代议员大会上,他怒斥戈尔巴乔夫,让他照着自己拟好的稿子念,一度让会场紧张到极点,怂货戈尔巴乔夫最后还是妥协了,宣告了苏联的解体。
说句题外话,在这一次重要的会议上,没有任何解散苏联的发言,之所以苏联会走向解体,源于叶利钦与乌克兰、白俄罗斯领导人签署的成立联合体的协议,就像多米诺骨牌,其它成员国则纷纷效仿退出苏联。
在当时争权夺势的乱局当中,叶利钦的做法也无可厚非,手握枪杆子,控制住了俄罗斯的局势。最令人称道的是他站在坦克上,要求政变军队回去,其勇气与胆魄堪比常山赵子龙。
在军事手腕上勇猛如赵子龙,后来还以铁腕手段控制住了车臣,但是在治理国家上却如“毛头小伙子”,偏信年仅35岁的盖达尔,搞一套“休克疗法”。
当时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物资极度匮乏,如果采用戈尔巴乔夫渐进式改革,显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他上台也是得益于批评过去的渐进式改革,所以采取“休克式疗法”似乎成了叶利钦唯一的选项。
之前玻利维亚、波兰等多国都采用了休克式疗法,而且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忘了这些国家都获得了美国的贷款,拿波兰为例,1989年从美国获得10亿美元的贷款。不管叶利钦如何讨好克林顿,然而一直没有获得美国的贷款。
当然,其中的过程非常复杂,不能一言而概之,但是如果我们回到历史的节点,会发现叶利钦能做的选项其实很少,很难用好人或者坏人来评价他。
6. 叶利钦为什么能得到善终?
叶利钦家族之所以有这么好的下场,其实都是因为有普京总统的保护,也才有了他们现在的安然无恙。
如故意没有普京的保护和维护,叶利钦家族的结局可能比卡扎菲还惨。
叶利钦搞得休克疗法,把整个国家的经济弄得一塌糊涂,人民没有工作,食不果腹,而且当时车臣还闹独立,按照按照俄罗斯民族的彪悍,很可能酿成革命,会像推翻尼古拉二世一样推翻叶利钦,如果是如此,那么叶利钦家族无疑会下场更惨
7. 俄罗斯沙皇叶利钦为什么选择普京为其接班人?
首先叶利钦选择普京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国际方面的因素叶利钦在任之初,也曾把自己当做西方世界的一个家庭成员,但热脸贴上冷屁股。俄罗斯不但在国际事务中的无足轻重,想加入北约的设想也被嘲笑奚落。
经历了苏联解体之后的叶利钦,才明白自己上了西方人撒的一个弥天大谎——他们根本没准备接纳俄罗斯,无论苏联解体与否,俄罗斯都将是欧美人的敌人。
丰满的理想遇到骨感的现实,让叶利钦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外政策。他被迫重拾苏联与西方针锋相对的态度,只有继续扛着反美的旗帜,才能保证不像戈尔巴乔夫那样扮演一个掘墓人的角色。
在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的顶层统治者们作为既得利益者,都很亲西方,可以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带路党”,只有普京等一小批克格勃出身的人,自始至终对西方持敌视态度。手腕强硬,态度鲜明。
只有强人才能驾驶俄罗斯这艘大船迎接风浪。经过长期观察,叶利钦认为普京可以胜任掌舵人的角色。
其次,是国内政治的考虑叶利钦上台后,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都收效甚微。包括国企私有化改革和休克疗法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这些政策不仅没有让俄罗斯获得经济增长,甚至大踏步的倒退了。
经济政策的失败加剧了国内政治矛盾,终于使议会和总统叶利钦摊牌。
1993年秋天,议会试图解除总统职务,叶利钦暴怒之下派兵包围议会,镇压示威群众,炮打议会大厦,死伤数百人,才保住了权力。
经过流血斗争让叶利钦深深大彻大悟,西方式的三权分立不适合转折时期的俄罗斯,只有经过长期的威权政治,发展经济,才能为俄罗斯赢得宝贵时间去发展壮大。
当时叶利钦的民意支持率最低,政敌普里马科夫,久加诺夫的支持率却扶摇直上。而总理的任命大权又牢牢掌握在议会手中,议会和总统的决战随时就会打响,叶利钦力不从心,再重演炮打议会的老戏,很难保证万无一失。
就在这时,车臣爆发第二次战争,时任总理的普京大显身手,迅速镇压了车臣叛乱,让叶利钦大喜过望,更加坚定了让普京做“继承人”的决心。经历了5个总理上台之后,叶利钦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继任者。
但是,还有最重要一点的原因是,叶利钦在为自己身后的考虑叶利钦让普京接班还有最后不能言说的隐忧,那就是普京能不能对自己绝对效忠。政治这东西太残酷太变幻无常了。多少出生入死的战友,日后都成了你死我活的死敌。一个人再有才干,如果失去了忠诚这个基础,就会变成最可怕的敌人。
叶利钦手段强硬,树敌太多,再加上叶利钦家族在改革中获得了富可敌国的财富。只有一个能保证自己和家族绝对安全的人才可以让自己每天睡得踏实。
那年10月的一天,在自己家中,叶利钦和普京进行了一场长谈,谈话内容无人知晓。多年以后叶利钦的女儿披露,父亲和普京做了一场交易:叶利钦提前退位,普京代总统。普京签署一个文件,永不追究叶利钦任期内的任何事情,保证叶利钦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
叶利钦家族在苏联解体以后,掌握了前苏联的天然气资源。虽然其家族行事低调,但一直被认为是俄罗斯众多寡头中最大的一股,拥有惊人的财富。而事实证明,普京在上台之后虽然将叶利钦家族挤出权力核心,却从没有追究过他们家究竟贪了国家多少钱。
1999年12月31日晚,莫斯科中断正常节目播出重大新闻:叶利钦总统提前退休,总理普京代理总统职务,时代的交接棒,从此交到了普京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