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布拉文,哥萨克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哥萨克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对俄罗斯历史有些了解到朋友恐怕对“哥萨克”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在俄罗斯帝国的扩张过程中,很多时候哥萨克人都充当了马前卒的角色,在近代的一些时期,哥萨克人甚至有时成了俄罗斯民族主义或是爱国精神的象征。但其实严格地说,哥萨克人并不是俄罗斯人。因为哥萨克人和俄罗斯人无论是在起源还是在早期历史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在后期也矛盾不断。那么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请阅读下文了解详情吧。哥萨克人,斯拉夫人还是突厥人?
关于哥萨克人的起源,其实现在也是个争议问题。因为虽然故哥萨克有了相对确定的历史之后就是说俄语的,但在早期,哥萨克人却曾自认为是突厥人的后裔。比如哥萨克人的早期政权之一扎波罗热圣体在公元1710年通过的宪法里就曾经明确声称哥萨克是公元9世纪曾生活于中亚与东欧之间的可萨突厥人的后裔,不过这种说法却远非定论。比如在公元11世纪一位乌克兰主教所留下来的记录里就提到,在公元948年欧亚草原上的一个部族在其首领哈萨克的带领下击败了来自今天俄罗斯南部库班地区的可萨人,建立了一个叫哥萨基亚或者哈萨基亚的政权。而且这位主教说这个部族既不属于“旧人种(可萨人)’也不属于“新人种”(斯拉夫人)。所以如果根据这段记载,这个被认为是哥萨克人先祖的部族恐怕和可萨突厥人也是有差别的。
(哥萨克人的起源地乌克兰原野)
而且看到这里,恐怕许多朋友也看出来了,哥萨克这个名字似乎和哈萨克有点关系,现代观点普遍认为这两个名词有共同词源,可能都是来源于鞑靼语,最初的意思应该是“细柱子”。同时哥萨克这个词在东斯拉夫语里还有“自由人”的意思,但这个词最早也是来自突厥语。而传说中哥萨克最早出现的年代,也正是可萨汗国灭亡和斯拉夫人大规模迁入欧亚草原的空档期,所以现代主流观点认为,哥萨克人恐怕是可萨突厥人和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突厥及鞑靼等欧亚草原不同民族混血之后形成的一个族群。
哥萨克人有何与众不同?而在哥萨克人形成之时,正是蒙古金帐汗国后期分崩离析之时,当时从金帐汗国分离出来的诺盖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会经常对乌克兰东南部发动袭扰,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所以当地形成了人口稀少状况,而这种环境则为哥萨克人独特生活方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哥萨克人通常半农半牧,而且因为处在四战之地,所以其社会很早就形成了时刻准备打仗的组织形式,这也使哥萨克人很快就具备了极强的战斗力,到公元15世纪末,他们甚至已经开始主动从海路去袭击克里米亚汗国,成了克里米亚汗国一个非常头痛的麻烦。
(描绘哥萨克人和奥斯曼帝国作战场景的古画)
而当时周边各国对哥萨克人心态也非常矛盾,可以说是又怕又馋。说怕是因为哥萨克人对周边各国都有骚扰,各国都想解决这个麻烦。但同时各国又都会觊觎哥萨克人的武力,希望能为己所用。但当时的哥萨克人却独立性非常强,谁的话也不听。所以当时曾经出现过下面这种很有意思的情况。在公元1539年,俄罗斯大公瓦西里三世要求奥斯曼苏丹约束哥萨克人的劫掠行为,而奥斯曼苏丹的答复是:
哥萨克人不向我效忠,他们的生活随心所欲。
十年之后,奥斯曼苏丹又要求俄罗斯首任沙皇伊凡雷帝管束哥萨克的入侵,结果伊凡雷帝又回复说:
哥萨克人不是我的臣民,他们是战是和我都不知情。
而当时类似的对话在俄罗斯、奥斯曼以及波兰-立陶宛联邦之间曾经发生过多次,这也足以说明各国当时都对哥萨克人无计可施了。不过哥萨克那种只凭借打打杀杀的本领总还是斗不过周边这些精于计谋的王族的,很快包括罗马教廷在内的欧洲势力都发现哥萨克人的武力值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开始向其示好,并通过各种方法拉拢哥萨克,希望将其战斗力为己所用。公元16世纪后期,扎波罗热哥萨克人中有很多成为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雇佣军,渐渐的还变成了其臣属。不过期间还不完全听话的扎波罗热哥萨克人还多次擅自通过海路入侵奥斯曼帝国,公元1615年到1625年之间,他们曾至少4次劫掠了奥斯曼首都伊斯坦布尔近郊,一度迫使奥斯曼苏丹逃离伊斯坦布尔避难。而奥斯曼的报复也给波兰-立陶宛联邦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描绘哥萨克人征服西伯利亚场景的油画)
在公元1618年到1648年进行的三十年宗教战争中,交战双方都曾雇佣哥萨克人为自己作战。而在同一时期,顿河哥萨克人则归顺了沙俄,成为其扩张的马前卒。包括沙俄对西伯利亚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很多时候其先锋都是哥萨克人。进入公元17世纪之后,臣服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哥萨克人多次起义,重创波立联邦,也成为其最终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最终这部分哥萨克脱离了波立联邦的控制,但很快又被俄罗斯降伏,至此,哥萨克人基本都成了俄罗斯帝国的臣民。
俄罗斯哥萨克的变迁在沙俄时期,哥萨克的自治权力被逐渐取消,不过在沙俄时期,哥萨克始终被沙俄政府免除了交税在义务,但条件却是所有哥萨克男性都需要在俄军里服20年兵役。每个哥萨克男性在18岁时就需要从军入伍,先接受三年军训,之后进入一线部队服役12年,最后5年则转为预备役,平常在家,如遇征召则必需立即重新回归军队。
(描绘公元1814年哥萨克人随俄军攻克巴黎,在凯旋门前阅兵的画作)
公元1893年,根据沙俄的统计,当时整个沙俄境内共有约264万哥萨克人,其中男性差不多有131万人,可以说当时哥萨克人在沙俄是扮演着主战部队的角色的。而在1917年俄罗斯革命爆发之后,红军和白军里都有大量哥萨克战士。但大量哥萨克军官和老兵都加入了白军之中,哥萨克人一度成为了白军的主力。因此在俄罗斯内战结束之后,苏联政府将哥萨克人自我武装的社会形态视为一种威胁,采取了一系列“去哥萨克化”的政策,期间也对哥萨克人进行了严厉的报复,在此期间一些哥萨克人逃亡海外,再加上不利的社会环境,哥萨克人开始出现减少的趋势。
(哥萨克武士形象)
而在二战期间,哥萨克人再次大规模参战,但同俄罗斯内战时期一样,参战的哥萨克人又是分成了两个阵营,许多在内战期间加入了白军,后来又遭到报复的哥萨克人此时又加入了德军仆从部队之中,帮助德军入侵苏联。这种情况在顿河哥萨克人里尤其常见。二战之后,这部分哥萨克人大量移民到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而在二战末期苏联反攻期间,在南线反攻的苏军里也有大量军队由哥萨克人所组成。在二战之后,哥萨克人所擅长的骑兵作为一个兵种逐渐被淘汰,哥萨克人身上的军事属性逐渐消失,多数人都变成了普通农民,并逐渐和俄罗斯等民族融合。
(1945年二战胜利后参加红场胜利阅兵的哥萨克军人)
苏联解体之后,哥萨克人的民族认同有一定复兴。在2002年的俄罗斯人口普查中,有14万人自认哥萨克族。不过一些研究普遍认为,目前在俄罗斯,有哥萨克血统和哥萨克渊源的人大致有350万到500万之间。但哥萨克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因此这个民族主要是一个历史民族而不是现代民族的现实恐怕也很难改变了。2. 二战多少日军将领战死?
如果从日军发动9·18事变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结束,把这个历史时期算作日本的二战,那么在中华大地上死亡的日军将领一共96名;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将领死亡76名;在东南亚战场上日军将领死亡5名;在包括冲绳岛和硫磺岛的日本本土中,日军将领死亡27名;总共204名日军将领在二战中丧生。
如果刨去意外事故身亡,病死(不包括中弹后死亡),遇刺,自杀的因素后,二战日军将领战死的人数是172名,其中2例存疑,秋山静太郎疑似是在日本战败后自杀,而志位正人疑似是在事故中丧失,可能是他孙子志位正和为了获取选票为其塑造的"光辉"形象,硬说成是战死。
九·一八事变后死亡的日军将领古贺传太郎,陆军少将(追授),骑兵第27联队长,于1932年1月9日,在辽宁战死;
林大八,陆军少将(追授),第八联队长,于1932年3月1日,在上海战死;
白川义则,陆军大将,上海派遣军司令官,于1932年4月29日,在上海遇刺身亡;
森秀树,陆军少将(追授),关东军靖安游击联队队长,于1932年12月16日,在辽宁战死;
武藤信义,陆军大将,关东军司令官,于1933年7月27日,在沈阳病亡;
饭冢朝吉,陆军少将(追授),第十师团63联队长,于1934年3月10日,在伊兰战死;
涉谷伊之彦,陆军中将,第16师团长,于1935年12月18日,在辽宁清原战死。
七·七事变后死亡的日军将领田代皖一郎,陆军少将,中国驻屯军司令官,与1937年7月15日,在天津病亡;
仓永辰治,陆军少将(追授),第三师团第六联队长,于1937年8月29日,在上海战死;
加纳治雄,陆军少将(追授),第101师团第101联队长,于1937年10月11日,在上海战死;
浅野嘉一,陆军少将,华北方面军淀泊场监,于1937年11月14日,在天津战死;
仪峨诚也,陆军少将,天津特务机关长,于1938年1月24日,在天津病故;
加藤仁太郎,海军少将(追授),朝光丸监督官,于1938年1月24日,在长江战死;
杵村光藏,陆军少将(追授),第101师团第101联队长,于1938年9月3日,在德安战死;
小笠原数夫,陆军航空兵中将,航空兵技术部部附,于1938年9月4日,在孝感事故身亡;
渡久雄,陆军中将,第11师团长,于1939年1月2日,在密山战死;
饭野贤十,陆军少将(追授),第106师团第103联队长,于1939年3月22日,于南昌战死;
山田喜藏,陆军少将(追授),第16师团第33联队长,于1939年5月12日,在随县战死;
田路朝一,陆军中将(追授),第15师团第15步兵团长,于1939年6月17日,在安徽战死;
吉丸清武,陆军少将(追授),战车第三联队长,于1939年7月4日,在东北战死;
大内孜,陆军少将(追授),第23师团参谋长,于1939年7月4日,在东北战死;
安部克巳,陆军航空兵少将(追授),第15战队长,于1939年8月2日,于东北战死;
森田徹,陆军少将(追授),第23师团第71联队长,于1939年8月26日,于东北战死;
山县武光,陆军少将(追授),第23师团第64联队长,于1939年8月29日,在东北自杀身亡;
酒井喜美雄,陆军少将(追授),第23师团第64联队长,于1939年9月15日,在齐齐哈尔自杀身亡;
内藤正一,陆军中将,第11师团长,于1939年11月28日,在安东事故身亡;
小林一男,陆军少将(追授),骑兵第14联队长,于1939年12月21日,在绥远战死;
中村正雄,陆军少将,第5师团第12旅团长,于1939年12月25日,在广西战死;
秋山静太郎,陆军少将,旅团长,于1940年1月23日在山东重伤死亡,另有一种说法是其在1945年后自杀;
宝藏寺久雄,陆军航空兵中将(追授),陆军飞行学校校长,于1940年2月26日,在吉林事故身亡;
佐藤谦,陆军少将(追授),第33师团第214连队长,于1940年3月2日,在江西战死;
木谷资俊,陆军中将(追授),野战重炮第二旅团长,于1940年3月20日,在山西战死;
罔木德三,陆军少将,第23师团参谋长,于1940年5月13日,于齐齐哈尔遇刺身亡;
前田治,陆军中将,第35师团,于1940年5月23日,在北平重伤死亡;
藤堂高英,陆军中将(追授),独立第14旅团长,于1940年6月3日,在瑞昌战死;
大冢雄彪,陆军中将(追授),第一军经理部长,于1940年8月5日,在北平重伤死亡;
井上官一,陆军少将(追授),参谋本部部附,于1940年11月28日,于宜昌战死;
大角岑生,海军大将,南太平洋舰队司令,于1941年2月5日,在黄杨山坠机事故死亡;
须贺彦次郎,海军中将(追授),南太平洋舰队高参,于1941年2月5日,在黄杨山坠机事故身亡;
上田胜,陆军少将(追授),第37师团227联队长,于1941年5月13日,在山西战死;
大津和郎,陆军中将(追授),镇海湾要塞司令,于1941年8月10日,在镇海战死;
楠山秀吉,陆军少将,独立17旅团长,1941年12月3日,在徐州事故死亡;
山县业一,陆军中将(追授),兴亚院联络部调查官,第13军第116师团步兵第119旅团团长,于1942年3月24日,在日文资料中为中弹后病故,而另一种说法是新四军在安微巢湖,于1941年12月25日当场将其击毙。
副岛太郎,陆军少将(追授),第24师团90联队长,1942年5月21日,于锦州毙命;
酒井直次,陆军中将,第15师团长,于1942年5月28日,在兰溪战死;
小川一郎,陆航少将(追授),第61战队长,于1942年6月28日,于牡丹江事故身亡;
河源利明,陆航中将(追授),第四飞行团长,于1942年10月14日,在南海事故身亡;
冢田攻,陆军大将(追授),第11军司令官,于1942年12月18日,在太湖事故身亡;
下田宣力,陆军中将(追授),华北方面军第二铁道部监,于1943年1月26日,在华北娘子关战死;
水野操,陆军中将(追授),台湾军军医部长,于1943年3月3日战死;
浅野克己,陆军少将(追授),第23军高级参谋,于1943年5月14日,在广东战死;
仁科馨,陆军少将(追授),第40师团第235联队长,于1943年6月1日,在湖南战死;
黑川邦辅,陆军少将(追授),第56师团参谋长,于1943年6月28日,在勐定战死;
中薗盛孝,陆航中将,第三飞行师团长,于1943年9月9日,在黄浦战死;
小仓尚,陆军中将,筑城本部长,于1943年9月,在台湾省因事故丧生;
清野亨作,陆军少将(追授),筑城本部陆地测量部课长,于1943年9月10号,死于台湾省事故;
樱田武,陆军中将(追授|),参谋本部船舶司令部附,于1943年9月10日,在台湾省东海岸发生事故身亡;
布上照一,陆军少将(追授),第116师团第109联队长,1943年11月23日,在常德战死;
中畑护一,陆军少将(追授),第三师团第六联队长,于1943年11月25日,在常德战死;
细谷直三郎,陆军少将(追授),第一师团工兵第一联队长,于1943年12月19日,在东北战死;
和田纯久,海军少将(追授),海南警备府政务局长,于1944年2月6日,在海南战死;
门间健太郎,陆军少将(追授),第三师团18联队长,于1944年2月29日,在长江战死;
大桥熊雄,陆军中将(追授),华北方面军特务部长,于1944年4月14日,在北平遇刺毙命;
下川意忠,陆军中将(追授),第11军第10野战补充队长,于1944年4月19日,在应城战死;
横山武彦,陆军中将(追授),第62旅团长,于1944年6月11日,在浙江龙游战死;
木村千代太,陆军中将(追授),第59旅团长,于1944年6月11日,在河南战死;
小金泽福次郎,陆军少将(追授),工兵第7联队长,于1944年6月19日,在黑龙江战死;
半田伊之助,陆军少将(追授),铁道兵第2联队补充队长,于1944年6月29日,在东北战死;
和尔基隆,陆军少将(追授),第116师团第120联队长,于1944年7月13日,在衡阳战死;
森玉德光,陆航中将(追授),白城子教导飞行团长,于1944年7月25日,在东北战死;
大桥彦四郎,陆军中将(追授),第三师团第18联队队长,于1944年7月25日,在湖南战死;
佐治直影,陆军少将(追授),第39师团参谋长,于1944年7月27日,于湖北战死;
志摩源吉,陆军中将(追授),第68师团第57旅团长,于1944年8月6日,在湖南战死;
腹部晓太郎,陆军中将,教育总监部部附,于1944年8月12日,在黑龙江孙吴县战死;
藏重康美,陆军少将(追授),第56师团第148联队长,于1944年8月16日,于云南战死;
大西洋,陆军航空兵少将(追授),第8飞行团团长,于1944年8月20日,在湖北战死;
楠野丰重,陆军少将(追授),第58师团第148联队长,于1944年9月8日,在云南战死;
有马正文,海军航空中将(追授),第26航空战队司令,于1944年10月15日,在台湾省战死;
野田六郎,海军少将(追授),第一机动舰队机关长,于1944年10月15日,在台湾省战死;
铃木义尾,海军中将,第三战队司令,于1944年10月21日,在台湾省战死;
石井芸江,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神鹰号舰长,于1944年11月17日在黄海战死;
岛崎利雄,海军少将,追授中将,金刚号舰长,于1944年11月21日,在台湾海峡战死;
铃木真雄,陆军少将(追授),关东军高级参谋,于1944年12月24日,在东北战死;
岛村矩康,陆军少将(追授),大本营参谋,于1945年1月15日,在广东战死;
山县正乡,海军大将(追授),第四舰队司令长官,于1945年3月7日,在浙江战死;
佐野忠义,陆军中将,中国派遣军军附,于1945年7月3日,在湖北病死;
涩谷紫郎,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101战队司令,1945年1月12日,在南海战死;
畠山耕一郎,海军中将,中国饭门后面舰队司令部附,于1945年1月12日,在南海战死;
光成省三,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独立第10飞行团长,于1945年6月21日在南方战死;
木下勇,陆军中将,第二飞行师团长,于1945年7月7日事故身亡;
关根久太郎,陆军少将,步兵第58旅团长,于1945年7月27日,在湖南衡阳战死;
被八路军击毙的5名日军将领沼田德重,陆军中将,第114师团长,于1939年8月12日,在山东被八路军击伤后,重伤不治身亡;
阿部规秀,陆军中将,第二混成旅团长,于1939年11月7日,在涞源战死;
吉川贞佐,陆军少将,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于1940年,5月17日,于河南开封遇刺身亡;
饭田泰次郎,陆军中将(追授),第35师团步兵团长,于1940年11月28日,在山东重伤死亡;
吉川资,陆军少将,第59师团第35团长,于1945年5月7日,在山东战死。
据战后统计,被中国抗日军民击毙的104名日军将领中,其中元帅1名,大将4名,中将37名,少将62名。
在太平洋战场上被击毙的日军将领八代佑吉祥,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六根据地司令,于1942年2月1日,在爪哇海域战死;
山口多闻,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二航空战队司令,于1942年6月5日,中途岛海域战死;
前田利为,陆军中将,追授大将,北婆罗州守备军司令,于1942年9月5日,在马来西亚民都鲁北方海上发生事故身亡;
五藤存知,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六战队司令,于1942年10月12日,在萨沃岛附近海域战死;
5那须弓雄,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二步兵团长,于1942年10月26日,瓜达尔卡纳尔岛战死;
6堀井富太郎,海军少将,追授中将,南海支队长,于1942年11月23日,在新几内亚战死;
7小田健作,海军少将,追授中将,南海支队长,于1943年1月21日,在新几内亚战死;
8伊崎峻二,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二水雷战队司令,于1943年1月21日,所罗门群岛战死;
10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追授元帅,联合舰队司令官,于1943年4月18日,在布干维尔岛战死;
11高田六郎,海军少将,追授中将,联合舰队军医长,于1943年4月18日,在布干维尔岛战死;
12佐藤源藏,海军少将,追授中将,海军东南方面航空厂长,于1943年5月1日战死;
13阿部平铺,陆军中将,第41师团长,于1943年6月10日,在新几内亚战死;
14田村节藏,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7步兵团长,于1943年7月25日战死;
15秋山辉男,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三水雷战队司令,1943年7月6日,在新乔治亚群岛库拉湾战死;
16有末次,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8方面军参谋副长,于1943年8月29日,在俾斯麦群岛附近发生事故身亡;
柴琦惠次,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三特别根据地队司令,于1943年11月25日,在塔拉瓦岛战死;
山田道行,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24航空战队司令,于1944年2月6日,在马绍尔群岛那慕尔岛战死;
19秋山门造,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六根据地队司令,于1944年2月6日,在马绍尔群岛夸贾林岛战死;
20森本义一,陆军少将,福冈联队区司令,于1944年2月12日发生事故死亡;
21西田祥美,陆军少将,追授中将,海上机动第一旅团长,于1944年2月24日,在莱特布拉文岛战死;
22矢野俊雄,陆军少将,追授中将,海上第1旅团长第三大附张,于1944年2月24日,在莱特布拉文岛战死;
长谷川喜一,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22航空战队司令,于1944年3月29日,在加罗林群岛楚克岛战死;
24古贺峰一,海军大将,追谁元帅,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于1944年3月31日,在菲律宾宿乌岛附近发生事故身亡;
25上野权太,海军少将,追授中将,联合舰队机关长,于1944年3月31日,在菲律宾宿务岛附近发生事故身亡;
26片桐茂,陆军中将,第20师团长,于1944年4月28日,在新几内亚战死;
27远藤喜一,海军中将,追授大将,第九舰队司令,于1944年5月3日,在新几内亚附近战死;
28绪方真记,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九舰队参谋长,于1944年5月3日,在新几内亚附近战死;
伊集院松治,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1护卫船团司令,于1944年5月24日,在新加坡近海战死;
30门前鼎,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三护卫船团司令,于1944年6月9日,在日本南海海面战死;
31斋藤义次,陆军中将,第43师团长,于1944年7月6日在塞班岛战死;
井桁敬治,陆军中将,追授中将,第31军参谋长,于1944年7月6日,在塞班岛战死;
33南云忠一,海军中将,追授大将,中部太平洋舰队司令,于1944年7月6日,在塞班岛战死;
34高木武雄,海军中将,追授大将,第六舰队司令,于1944年7月6日,在塞班岛战死;
辻村武久,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5根据地队司令,于1944年7月8日,在塞班岛战死;
中川浩,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三水雷战队司令,于1944年7月8日,在塞班岛战死;
矢野英雄,海军中将,追授中将,第14航空舰队参谋长,于1944年7月8日,在关岛战死;
公平匡武,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31军参谋副长,于1944年7月18日,在塞班岛战死;
加岛三郎,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独立混成47旅团长,于1944年7月18日,在塞班岛战死;
重松洁,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独立混成第48旅团长,于1944年7月26日,在关岛战死;
冈部英一,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29师团参谋长,于1944年7月26日,在关岛战死;
高品彪,陆军中将,第29师团长,于1944年7月28日,在关岛战死;
角田觉治,海军中将,第一航空舰队司令,于1944年8月2日,在提尼安岛战死;
高桥一松,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2海上护卫队司令,于1944年8月4日,在小笠原群岛战死;
小畑英良,陆军中将,追授大将,第31军司令,于1944年8月11日在关岛战死;
田村义富,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31军参谋长,于1944年8月11日在关岛战死;
梶冈定道,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6护卫船团司令,于1944年9月12日战死;
猪口敏平,海军少将,追授中将,武藏号简章,于1944年10月24日在莱特湾战死;
竹田鼎三,陆军少将,追授中将,步兵第78旅团长,于1944年10月25日,在菲律宾宿务岛战死;
贝冢武男,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瑞鹤号舰长,于1944年10月25日,印尼恩加诺岛海域战死;
西村祥治,海军中将,第2战队司令,于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战死;
阪匡身,海军少将,追授中将,扶桑号舰长,于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战死;
筱田胜清,海军少将,追授中将,山城号舰长。于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战死;
早川干夫,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二水雷战队司令,于1944年11月11日,在菲律宾奥尔莫克海域战死;
石田保忠,陆军少将,追授中将,桦太混成旅团长,于1944年11月20日,在库页岛敷香战死;
江户兵太郎,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31战队司令,于1944年11月25日,在莱特湾战死;
池田攻一,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35军附,第1师团参谋长,于1944年12月5日,在莱特岛战死;
川上青志,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三航空军参谋长,于1944年12月8日,在马来西亚还是发生事故死亡;
千田贞敏,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28特别根据地司令,于1944年12月25日,在莱特湾战死;
村井权治郎,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14师团司令部附,于1944年12月31日,在帕劳群岛战死;
重见伊三郎,陆军少将,追授中将,战车第三旅团长,于1945年1月27日,在吕宋岛战死;
山县栗花生,陆军中将,第26师团长,于1945年2月15日,在莱特岛战死;
岩渊三次,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31特别根据地司令,于1945年2月26日在马尼拉战死;
横尾阔,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14方面军附,于1945年4月16日,在吕宋岛战死;
铃木宗作,陆军中将,追授大将,第35军司令,于1945年在菲律宾民答那峨海战死;
森巌,陆军少将,追授中将,战车第二师团参谋长,于1945年4月19日,在吕宋岛战死;
近藤一马,海军中将,海军南西方面航空厂长,于1945年4月29日,在吕宋岛拉克机场西战死;
桥本新太郎,海军中将,第五战队司令,于1945年5月16日,在马六甲海峡战死;
杉浦嘉十,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羽黑号舰长,于1945年5月16日,在马六甲海峡战死;
北条藤吉,陆军中将,独立混成第54旅团长,于1945年5月26日在菲律宾棉兰老岛战死;
冲静夫,陆军少将,步兵第68旅团长,于1945年7月3日,在莱特岛战死;
栗栖猛夫,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26师团长,于1945年7月17日,在莱特岛战死;
冈村政夫,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18警备队司令,于1945年7月31日战死;
铃木铁三,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独立混成第55旅团长,于1945年8月1日,在菲律宾霍洛岛战死;
植山英武,陆军少将,追授中将,马尼拉航空厂长,于1945年8月4日,在吕宋岛战死;
小林隆,陆军少将,追授中将,马尼拉防卫司令,于1945年8月8日,在吕宋岛战死;
牧野四郎,陆军中将,第16师团长,于1945年8月10日,在莱特岛战死。
东南亚战场丧命的日军将领须藤巌,海军少将,追授中将,海军第101病院长,于1944年12月28日,在新加坡战死;
外立岩治,陆军少将,追授中将,南方通信队司令,于1943年1月26日,在泰缅边境战死;
水上源藏,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56步兵团长,于1944年8月4日,在缅甸支那战死;
安田利喜雄,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16野航修厂长,于1945年2月26日,在新加坡战死;
高田清秀,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缅甸方面军兵战监,于1945年5月21日,在缅甸战死。
在日本本土丧命的日军将领高田俐,海军少将,追授中将,安浦海兵团长,于1945年3月10日,在北海道函馆市安浦町事故中丧生;
有马征,陆军少将,追授中将,名古屋造兵厂厂长,于1945年3月13日,在名古屋事故中丧失;
伊藤整一,海军中将,追授大将,第二舰队司令,于1945年4月7日在冲绳岛战死;
池田荣之助,陆军少将,追授中将,海上机动第三旅团长,于1945年4月19日,在前往北海道途中战死;
千田贞季,陆军少将,追授中将,混成第2旅团长,于1945年3月8日,在硫磺岛战死;
市丸利之助,海军少将,追授中将,海军第27航空战队司令;于1945年3月17日,在硫磺岛战死;
大须贺应,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第109师团司令部附,于1945年3月26日,在硫磺岛战死;
栗林忠道,陆军中将,追授大将,第109师团司令部附,于1945年3月26日,在硫磺岛战死;
志位正人,陆军少将,追授中将,陆军兵器行政本部监督官,于1945年5月6日事故身亡(一说死于战场);
杉本丑卫,海军少将,追授中将,第26航空战队司令,于1945年6月12日,在冲绳岛战死;
大田实,海军少将,追授中将,冲绳方面根据地队司令,于1945年6月13日在冲绳岛战死;
和田孝助,陆军中将,第五炮兵司令,于1945年6月22日,在冲绳岛战死;
藤冈武雄,陆军中将,第62师团长,于1945年6月22日,在冲绳岛战死;
中岛德太郎,陆军中将,步兵第63旅团长,于1945年6月22日在冲绳岛自杀;
牛岛满,陆军中将,追授大将,第32军司令,于1945年6月23日在冲绳岛战死;
长勇,陆军中将,第32军参谋长,于1945年6月23日,在冲绳岛战死;
木村正治,陆军少将,第33军高级参谋,于1945年6月23日,在冲绳岛战死;
雨宫巽,陆军中将,第24师团长,于1945年6月30日,在冲绳岛战死;
有川主一,陆军少将,追授中将,步兵第64旅团长,于1945年6月30日,在冲绳岛战死;
铃木繁二,陆军少将,追授中将,独立混成第44旅团长,于1945年6月30日,在冲绳岛战死;
大冢干,海军少将,追授中将,长门号舰长,于1945年7月18日,在神奈川县横须贺军港战死;
草川淳,海军少将,追授中将,日向号舰长,于1945年7月24日,在广岛县吴军港战死;
藤井洋治,陆军中将,第59军司令,于1945年8月6日,在广岛战死;
小谷一雄,陆军少将,追授中将,广岛联队区司令,于1945年8月6日,在广岛战死;
吉野弘之,陆军少将,东部军参谋副长,于1945年8月6日战死;
矶村武亮,陆军少将,追授中将,中部军管去参谋副长,于1945年8月10日,在山梨县战死;
杉山元,陆军元帅,第一总军司令,于1945年8月12日,在第一总军司令室自杀。
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了24名甲级战犯,其中14人被直接判处死刑,大川周明因装疯卖傻躲过了审判,另13名甲级战犯被判处了有其徒刑。这些在二战中丧生的日军将领及其14名被判处死刑的甲级战犯,现在多被供奉在位于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以供日本的右翼分子为军国主义招魂。这冗长的名单就好比日军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无论怎么洗白都无法遮掩他们的滔天罪行。